中華民國銀行公會與臺灣大學電機資訊學院合辦「金融科技(FinTech)專題演講」新聞稿
中華民國銀行公會(下稱銀行公會)與台灣大學電機資訊學院合作舉辦「FinTech金融科技系列講座」,首場於本日傍晚在臺大熱鬧展開,現場座無虛席。
銀行公會理事長李紀珠於致詞時表示,金融與科技的結合已是全球趨勢,然而過去金融業者多是與財金商管等學院合作舉辦課程或講座,卻鮮少走入理工學院,因此,為吸引更多優秀理工人才加入金融科技領域、結合科技專才與金融認知,李紀珠理事長便多次與台大校方,包括楊泮池校長、陳良基副校長表達合作舉辦FinTech講座之意願,並於今年3月親赴臺灣大學拜會,終於促成本次系列講座,希望藉此機會讓電機資訊學院等具科技背景的學生,能多吸收金融概念及瞭解金融科技的發展趨勢。
臺大電機資訊學院院長陳銘憲則透露,由於是第一次舉辦非科技相關領域的課後講座,原本僅規劃使用約80人之教室,但沒想到報名人數超過預期,因此在活動前兩天臨時改換到150人之會議室,然而現場還是有許多未報名的同學風聞而來,顯示FinTech議題的熱門程度已深深吸引理工科系的同學。
本次演講由臺灣大學系統晶片中心廖世偉教授擔任引言人,邀請金融業者中國信託銀行信用金融執行長劉奕成(銀行公會電子支付業務委員會主任委員)與電子支付業者歐付寶電子支付公司林一泓董事長進行專題演講,分別以金融業者與電子支付業者的角度,針對金融科技趨勢發展、技術應用、人才需求與產業遠景的角度向學生分析說明,透過二位銀行與電商的先進彼此分享FinTech領域的專業經驗。
銀行公會理事長李紀珠分析,其實FinTech在過去幾年於歐美及中國大陸發展得非常快速及火紅,不論是用手機的行動支付,來付購買貨品或搭計程車的款項,或者是使用社群即時通訊軟體來分攤支付聚餐的款項,都快速的在新興世代年輕族群廣泛的使用,進而對傳統的金融市場造成衝擊,台灣雖已開始推動FinTech,但起步已相對較晚,而為因應未來金融科技興起,國內銀行業除了須增強對創新金融科技發展知識外,加速金融科技人才的培育更是刻不容緩。因此,銀行公會也將持續關注FinTech趨勢及技術的發展,透過相關人才培育的合作與交流,期望為臺灣金融業培養更多的金融科技人才,以提升我國銀行業的數位競爭力。
此外,台灣大學也在105年3月4日籌設成立「國立台灣大學金融科技暨區塊鏈中心」並由今天講座的引言人台大資工系廖世偉教授擔任該中心籌備處的召集人,主動發起研究區塊鏈技術,瞄準民眾生活支付需求,期能為社會提供更便利的金融服務。
銀行公會理事長李紀珠也期盼,當全世界都在擁抱區塊鏈技術創造的價值時,在不久的未來也能在國內看到金融科技領域上的創新應用,為消費者創造更便捷、可靠的資訊、交易環境。而高等教育是菁英人才的搖籃,李紀珠理事長也非常期待未來學術機構能藉由各種FinTech相關專案合作計畫、競賽,與金融業及科技業有更多接觸、互動的機會,將創意轉變為商業模式協助產業創新,藉由學界與業界共同攜手努力,使金融與科技的結合有更多無限的可能。
銀行公會與臺灣大學電機資訊學院本次合作的FinTech專題講座共計三場,除本日第一場外,另兩場將於5月11日及6月1日舉行,並邀請金融業及科技業重量級講者向學生分享FinTech趨勢發展、技術應用與產業遠景。
4月27日銀行公會首度與台灣大學電機資訊學院合辦FinTech講座理事長李紀珠蒞臨致詞
4月27日銀行公會首度與台灣大學電機資訊學院合辦FinTech講座理事長李紀珠和與會貴賓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