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6月24日 04:10 中時電子報 記者曾小芳/台北報導
新聞出處:中時電子報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624002131-260302
銀行公會理事長李紀珠表示,金融產業是台灣未來經濟發展重要的新動能,政府以「虛擬概念、法令鬆綁、全區開放、人財兩留」的策略,將金融業納入自由經濟示範區,不但可帶動金融業與實體經濟結合的相乘效果,帶動台灣經濟成長,且因法規鬆綁,OBU採負面表列,釋放出金融產業更多活力。
再加上近來金管會鼓勵台灣金融業要勇於邁向國際市場,積極布局和擴大海外版圖,且近來亞洲經濟的崛起,給予亞洲區域的金融業有別於以往的拓展機會,未來整體金融業將朝向更開放、金融商品更加創新的趨勢發展。
在此趨勢下,金融業將需要更多優質人力的投入,尤其是具有國際觀的人才,才能掌握金融業的趨勢榮景以及提供客戶更全方位的金融服務。
李紀珠同時也指出,我們必須承認台灣具有優異外語能力的國際金融人才相當不足,為協助國內業者積極把握難得出現的商機以及因應海外市場佈局的人力需求,銀行公會今年編列高於以往的預算,協助國內金融業者加速培育和儲備國際金融人才,希望透過多元學習來配合政府推動銀行業亞洲布局的政策,今年「國際化金融人才培訓計畫」課程特別融入亞洲金融市場最新實務案例,且將安排學員實地赴東協國家進行金融市場考察。
此外,李紀珠認為,文創亦是臺灣未來發展很有潛力產業,因此,其帶領銀行公會亦大力培育文創授信及投資人才,並協助推動文創鑑價、產權交易機制建立。
今年金融總會及銀行公會等12個公會首度於今年5月24日聯合舉辦「2014金融就業博覽會」,共同宣示金融業除提昇國內就業機會,更期待吸收優秀的人才進入金融服務業,加速金融業邁向國際舞台之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