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主選單
中華民國銀行公會
登入
重要訊息

中華民國銀行公會LOGO

中華民國銀行公會LOGO
理事長簡介 言論集 相關報導
:::
FB分享
理事長專區
2016/06/01
首頁 › 理事長專區 › 言論集
2016/06/01
本會與臺灣大學電機資訊學院合辦「金融科技(FinTech)專題演講」(第三場)新聞稿
FB分享 文字大小:print友善列印

中華民國銀行公會與臺灣大學電機資訊學院

合辦「金融科技(FinTech)專題演講」(第三場)新聞稿

 

 

中華民國銀行公會(下稱銀行公會)與台灣大學電機資訊學院合作舉辦「FinTech金融科技系列講座」,繼第一場講座於4月27日與第二場講座於5月11日舉辦後,引起學生及教授們廣大迴響,最後一場講座於本日(6日1日)傍晚在臺大展開,包括銀行公會理事長李紀珠、玉山金控總經理黃男州、Google臺灣區董事總經理簡立峰,以及前臺大副校長陳良基都親自出席。

 

甫升任教育部次長的陳良基在致詞時表示,這一系列的FinTech講座事實上是由於銀行公會理事長李紀珠的積極才能促成,不僅李紀珠本人多次表達辦理的意願,也主動邀請許多重量級的講者,成功吸引到許多理工學生,願意在傍晚下課後還留在學校裡聽講,更難得的是場場爆滿,連許多老師也都慕名而至,甚至願意席地而坐來聽講,陳良基次長表示,雖然目前已離開校園,但希望未來也還能持續推動這樣跨界的知識交流饗宴。

 

銀行公會「FinTech金融科技講座」共舉辦三場,第一場針對全球FinTech趨勢與產業做宏觀的介紹,第二場講座則針對金融科技應用在「第三方支付」、「行動支付」的專業領域,第三場主題則是針對大數據的分析與技術,三場都邀請到重量級貴賓,希望藉此機會讓電機資訊學院等具科技背景的學生,能多吸收金融概念及瞭解金融科技的發展趨勢。尤其今天6月1日最後一場的人數突破130人,再創新高。

 

玉山金控總經理黃男州表示,銀行從Bank1.0的實體分行,Bank2.0的網路金融及ATM進化到Bank3.0的行動支付,手機成為未來最重要的金融媒介,透過支付、保險等金融工具數位化、大數據分析、資訊運算能力的進步,大幅提升整體金融市場效率,再藉由網路快速傳播及共享經濟的興起,使FinTech新興金融商品快速成長。

 

Google臺灣區董事總經理簡立峰表示,台灣未來在FinTech機會來自整合,第一個是「異業整合」,包括數位金融、智慧醫療、智慧工廠、智慧汽車,第二個是「世代整合」,包括新舊產業(硬體與網路軟體產業)整合、實體與網路市場經驗的整合,使全球新經濟產業大洗牌,從製造基礎經濟過渡到服務基礎經濟,簡總經理建議,台灣的年輕人要勇敢走出去,即使人沒有走出去,腦袋也要走出去,只有全球化、全方位的思維,才能讓自己具有足夠的競爭力。

 

銀行公會理事長李紀珠表示,FinTech的發展趨勢已為全球金融業關注焦點,破壞式的科技創新對金融業產生重大衝擊,但也是轉機,金融業應積極尋求轉型變革,例如:招募理工背景科技人才進入銀行,提升本身的金融科技及數位競爭能力等等。李紀珠強調,她上任銀行公會理事長的第一件事,就是推動數位影音線上課程(open course),將金融研訓院的實體課程都錄影上線,使全國每一位銀行從業人員都可以憑自己的帳號密碼以手機、平板、電腦等工具,上銀行公會網站專區使用線上課程,而為了克服線上教學可能影響開課收入的疑慮,也鼓勵好的老師,李紀珠也特別創設了以學生線上上課的多寡,加給授課老師紅利的方式提供誘因,讓線上課程點閱率越高的老師,可以享有越多的授權費收入,如此一來反吸引更多好老師願意開課,產生金融線上教育的良性正面發展。

 

 

 

高等教育是菁英人才的搖籃,李紀珠理事長也非常期待未來學術機構能藉由各種FinTech相關專案合作計畫、競賽,與金融業及科技業有更多接觸、互動的機會,將創意轉變為商業模式協助產業創新,藉由學界與業界共同攜手努力,使金融與科技的結合有更多無限的可能。為因應未來金融科技興起,國內銀行業除了須增強對創新金融科技發展知識外,加速金融科技人才的培育更是刻不容緩。因此,銀行公會將持續關注FinTech趨勢及技術的發展,透過相關人才培育的合作與交流,期望為臺灣金融業培養更多的金融科技人才,以提升我國銀行業的數位競爭力。

 

“回上頁”
下載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