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創意產業國際論壇致詞參考稿
日期: 2014年7月24日(週四)
時間: 下午2時
地點: 台灣金融研訓院 2F 菁業堂
聯絡人:授信業務委員會黎專員慧玲(02-85962229轉2309)
金管會曾主委、Mr. Naylor、Mr. Hackett and Mr.Leung,各位女士、各位先生,大家午安、大家好! 歡迎大家參加「文化創意產業國際論壇」。
銀行公會今年已經是第5年委託台灣金融研訓院分別舉辦國內及國際相關產業論壇,今天是今年第1場也是唯一的一場國際產業論壇。過去銀行公會在選擇產業項目時,會考量銀行業務拓展的需求,並兼顧政府產業政策的推動方向。以往國內銀行授信較集中在房地產或製造硬體的科技產業,如面板、DRAM、太陽能、LED等,雖上述相關產業對我國經濟及出口外銷有一定的貢獻,但已面臨發展的瓶頸,造成銀行授信風險不斷攀升,而臺灣正面臨經濟轉型的關鍵時刻,下一階段的經濟發展要靠軟實力,創意產業正是軟實力的核心,主管機關-金管會為因應政府發展創意產業之政策,在去年底推出「金融挺創意」四項協助措施,銀行公會因此配合辦理一系列教育訓練課程,包括種子師資班、實務主管研習班、及實務研習班等,開辦的班別計50期,人數近2200多人。除訓練課程外,今天也特別透過舉辦論壇方式,向西方先進國家取經,了解它們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法的一些作法,讓國內金融同業對創意產業有更深的認識及瞭解。
英國是最早提出「創意產業」定義的國家,英國曾經是「世界工廠」,後來失去了製造業大國的地位。1997年5月,英國政府?調整產業結構和解決就業問題,首相布萊爾提議並推動創意產業政策,提出創意英國(Creative Britain)的口號,積極把創意融入英國文化核心,並且把創意產業作?振興英國經濟的重要手段。根據文化部的「文化創意產業推動網」上資料顯示,英國文化、媒體和運動部2012年12月出版的相關統計數據,英國文化創意產值占國民生產毛額2.89%,出口額為全國總出口額的10.6%。
再就美國來看,美國政府並沒有成立文化相關部門來管理文創產業的發展,而是透過開放、優惠等扶植政策,鼓勵跨業合作與多元投資,由下而上發展文創產業,其成功的關鍵因素在於,以文創為核心,所形成的產業衛星體系。文創產業不僅是美國這些年經濟成長動力的來源,更是文化輸出、有效拉動出口的關鍵產業,而該產業能夠在美國蓬勃發展絕非偶然,除了早期政府完備相關法令、鼓勵跨業整合,由友善環境樹立產業綜效外,更重要的是企業善用國內多元文化價值,使得整體產業衛星體系得以完善,進而成為美國的支柱產業。2010年美國整體文創產業占GDP的11.1%,外銷比重超過24.24%。
今天銀行公會很難得邀請到英、美這二個國家的三位國際專家,分享國際文化產業發展趨勢、文創融資與無形資產鑑價實務,比較國內與國際操作實務之異同。今天第一位講座Mr. Richard Naylor,將分享英國文創業策略管理之精要。Mr. Naylor為英國Burns Owens Partnership Consulting 研究部門總監,除了對英國的文創業有深入研究,也自2012年起,曾多次來台參與文化部與台北市文化局之專案研究,孰悉台、英雙邊發展創意產業的過程。第二個演講主題將探討「文創融資與無形資產鑑價實務」,邀請到美國評值總公司行政副總裁 Mr.Lee Hackett 及 亞洲區副總裁Mr. Kevin Leung 共同發表。Mr. Hackett 為國際評價準則委員會IVSC (international valuation standards council) 理事,本次特別應邀來台分享國際文創業鑑價與融資實務。提供國內金融業者第一手的鑑價資訊。
最後希望藉由今日與會專家的分享,各位學員都能滿載而歸。預祝 各位身體健康 精神愉快 活動圓滿成功! 謝謝!